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術

刺槐又稱洋槐、德國槐。

    刺槐枝丫和樹根易燃,火力旺,發熱量大,煙少,著火時間長,是上等薪材,是發展薪炭林的好樹種。刺槐葉是很好的飼料、無論是鮮葉還是枯落葉,都為牲畜所喜食。刺槐還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著名的「槐花蜜」就是蜜蜂採集刺槐花蜜釀成的。

    我國栽培的有無刺槐(又稱無刺洋槐)、傘刺槐(又稱球冠無刺槐、傘槐、朝鮮槐、傘洋槐)和紅花刺槐三個變型。山東等地還選育出箭桿刺槐、細皮刺槐、瘤皮刺槐等三個優良品種用於造林。

    刺槐耐乾旱瘠薄,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長較好,在濕潤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黃土高原、河灘、河堤、渠道邊、院內村邊生長最快,在積水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常引起爛根、枯梢以致死亡。

    刺槐喜光,不耐庇蔭。萌芽能力和根櫱能力都很強。淺根性樹種,側根發達,在風口易發生風倒、風折。

    應採用窄幅梯田、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及魚鱗坑整地。帶干栽植以芽苞剛開放時造林成活率高;截干造林,以秋冬季造林效果最好,成活率高,生長快,干形好。截干高度以不超過3cm為宜,萌條少,生長旺盛。栽植不宜過深,一般比原土痕高出3~5cm。

    刺槐第一側芽萌枝力弱,往往由第二或第三個側芽萌發出旺枝,導致枝叉多,干形彎曲。因此,刺槐的造林密度要比其它闊葉樹稍大些,以促進樹高生長,提早郁閉,培養優良干形。造林密度要根據林種、立地條件和營林精細程度靈活掌握。營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一般每公頃要栽植5000株以上。生產實踐證明,刺槐混交林生長量大、病蟲害少。以帶狀混交較好,刺槐2~6行,其它樹種4~6行。混交樹種有側柏、華山松、楊樹、臭椿、旱柳、苦楝、白榆、紫穗槐等。

    栽植後要進行幼林撫育,主要包括松土鋤草、擴穴培土、踩穴、清淤、抹芽修枝、間苗等。據介紹,栽後3年撫育6次,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與不撫育的幼林相比,樹高生長量和保存率大50%左右,胸徑生長量大近80%。抹芽是培養優良干形的重要措施,特別是截干造林的幼林更為重要。據調查,截干造林後適時抹芽,保留一個萌條的比不抹芽的樹高大50%,地徑大55.6%。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