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畫的一種。多系農民自己製作和自我欣賞的繪畫和印畫。其範圍包括農民自印的紙馬、門畫、神像以及在炕頭、灶頭、房屋山牆和簷角繪製的吉祥圖畫。現代農民則有在紙面上繪製鄉土氣息很濃的繪畫作品,自五十年代以來,逐漸形成了陝西戶縣、安塞、江蘇邳縣、六合,上海金山等地的農民畫鄉。
漯河市舞陽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和契刻符號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作為全國文化先進縣,舞陽文化底蘊深厚,藝術繁榮,孕育了一大批享有盛譽的農民畫作家。這裡的農民畫以獨特的風格蜚聲海內外,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舞陽農民畫在經歷了10年左右的低潮後,當地一些畫界的領軍人物開始重新思考農民畫的出路。5月15日,舞陽農民畫院院長連瑞卿牽頭,召集當地數十名農民畫作者,組成創作骨幹培訓班每月定期進行培訓。同時,受邀前來的還有舞陽農民畫的創始人張耀先、王文浩等老前輩,為後來者講述並描繪了該畫種的起源、發展歷程及今後發展方向和藍圖。從中,我們或許會更加清晰地認識舞陽農民畫這一極富地域特色的藝術奇葩。
壁畫中脫穎而出
舞陽農民畫產生於1958年狂熱的「大躍進」時代。為配合當時的生產運動,全國上下興起壁畫熱潮,「人人做詩人,個個當畫家」的口號風靡一時。當時的農民一手拿鋤頭,一手執畫筆,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用最簡單的圖案表現出來。這就使得當時的繪畫作品普遍存在著烏托邦式的狂想和政治功利主義的痕跡,同時又帶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表達人類改造自然的勇氣和力量。在創作形式上,多用漫畫式的誇張表現手法。由於這是一個全國性的運動,許多美術工作者樂此不疲,「詩畫滿牆」是最好的證明。
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一些特別優秀的美術工作者脫穎而出,他們把以牆壁為載體的壁畫,轉變成以紙張為依托的藝術形式,農民畫這一新的藝術形態開始萌芽、生長。繪畫題材也由「大豐收」向表現農村現實生活過渡,如摘棉花、打井等。由於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農民,「農民畫」的叫法也就由此而來,寓意為「農民畫的畫兒」——畫風淳樸,帶有泥土的芬芳。
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農民畫亦不例外。這個時期,農民畫作者為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效果,開始向專業繪畫靠攏,畫法上多為鉤線平塗。但由於農民自身的美術功底不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對作品的鑒賞能力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種種客觀因素導致舞陽農民畫在藝術定位上誤入歧途,彷徨、迷茫成了當時農民畫狀態的寫照。不僅是舞陽,農民畫成就最高的戶縣,也在遭受著同樣的煎熬和困苦。
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上海金山農民畫在當地文化館館長的帶領下,率先向傳統的民間藝術回歸。他們借鑒民間藝術傳統,描繪現代生活的成功經驗,使農民畫在變異中再次昇華,突出民間繪畫的藝術性,成為中國農民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此後,包括舞陽在內的全國各地畫鄉紛紛效仿金山經驗,開掘本地的民間藝術沃土,培育出各具特色的農民畫創作群體,作品面貌異彩紛呈。舞陽農民畫的地域特色開始凸顯出來,諸如拙樸童稚的構圖形式,高亢激越的色彩效果,親切感人的生活內容……讓欣賞者無不為之讚歎。
碩果掛枝頭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舞陽農民畫逐步趨向成熟。這一時期,農民畫充分發掘了鄉土氣息和人的原初性質樸、天真和生命力,承襲了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基因,同時又吸收現代繪畫的一些技巧——「現代民間繪畫」的正規叫法也由此而來。
1987年9月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藝術節上,舞陽農民畫作者武天舉等人創作的《東河灣·西河灣》、《柿鄉》、《左鄰右舍》、《瑞陽》、《五月人倍忙》、《六月六》6幅作品入選該屆藝術節美術展覽《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展覽》展出,不禁讓美術界的人士眼前一亮,受到許多專家的高度稱讚。藝術節閉幕後,這6幅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藉著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的東風,舞陽農民畫乘風破浪,迅速揚帆,農民畫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優秀作品問世。彷彿一夜之間,舞陽農民畫猶如一棵吸收了充足水分和陽光的幼苗,開始次第綻放。1988年2月,舞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同年9月,河南省第一所農民畫院「舞陽農民畫院」成立,武天舉任農民畫院第一任院長。同時,選送100幅農民畫作品參加1988年9月第一屆河南藝術節畫展。1990年8月,武天舉的新創作品《場邊》、《老夫老妻》獲入選獎。同年10月,在河南省第二屆藝術節中,《場邊》、《老夫老妻》均獲展覽二等獎。1993年9月,舞陽農民畫20幅作品參加上海金山「全國現代民間繪畫藝術交流展」。
隨後,舞陽農民畫不但參加國內重大美術展覽活動獲各種獎項,還遠赴香港、烏拉圭、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展,獲得極大成功。1998年12月5日,中央電視台七套「農村文化巡禮」節目組專程對舞陽農民畫院進行採訪報道。舞陽縣文化館也經常組織農民畫作者舉行作品分析研討會,使隊伍不斷壯大,新作不斷湧現。截止到2000年舞陽農民畫有29位作者,596幅作品分別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或被選送國外展出,其中《左鄰右舍》、《東河灣·西河灣》、《果熟時節》被評為一、二、三等獎,並被國家、省、市等各級相關機構收藏。 |